主營產品:
文章詳情
扭矩和功率有什麼關係
日期:2025-05-02 05:54
瀏覽次數:7575
摘要:
扭矩和功率有什麼關係
由於不同地方不同習慣的關係,產生了很多套單位製度,有英製、公製等。在與汽車相關的功率,扭矩,氣壓等方麵,也存在不同的單位製,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功率、扭矩和壓強的關係以及它們的單位。
功率:
什麼是功率?功率就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學裡功率P=功W/時間t,單位是瓦w,我們在媒體上常常看見的功率單位有kw、ps、hp、bhp、whp等,還有意大利以前用的cv,在這裡邊千瓦kw是國際標準單位,1kw=1000w,用1秒做完1000焦耳的功,其功率就是1kw。
什麼是功率?功率就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學裡功率P=功W/時間t,單位是瓦w,我們在媒體上常常看見的功率單位有kw、ps、hp、bhp、whp等,還有意大利以前用的cv,在這裡邊千瓦kw是國際標準單位,1kw=1000w,用1秒做完1000焦耳的功,其功率就是1kw。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把功率俗稱為馬力,單位是匹,就像將扭矩稱為扭力一樣。
在汽車上邊,*大的做功機器就是引擎,引擎的功率是由扭矩計算出來的,而計算的公式相當簡單:功率(w)=2π×扭矩(Nm)×轉速(rpm)/60,簡化計算後成為:功率(kw)=扭矩(Nm) ×轉速(rpm)/9549。
然而功率kw要如何轉換成大家常見的多少匹馬力的呢?
由於英製與公製的不同,對馬力的定義基本上就不一樣。
英製的馬力(hp)定義為:一匹馬於一分鐘內將200磅(lb)重的物體拉動165英呎(ft),相乘之後等於33,000lb-ft/min;
而公製的馬力(ps)定義則為一匹馬於一分鐘內將75kg的物體拉動60米,相乘之後等於4500kgm/min。
經過單位換算,(1lb=0.454kg;1ft=0.3048m)竟然發現1hp=4566kgm/min,與公製的1ps=4500kgm/min有些許差異,而如果以瓦作單位(1w=1Nm/sec=9.8kgm/sec)來換算的話,可得1hp=746w;1ps=735w,兩項不一樣的結果,相差1.5%左右。
到底世界上為什麼會有英製與公製的分彆,就好像為什麼有的汽車是右舵,有的卻是左舵一樣,是人類永遠難以協調的差異點。若以大家比較熟悉的幾個測試標準來看,德國的DIN與歐洲共同體的新標準EEC有日本的JIS是以公製的ps為馬力單位,而SAE使用的是英製的hp為單位,但由於世界一體化經濟的來臨和為了避免複雜換算,越來越多的原廠數據已改提供毫無爭議的國際標準單位千瓦kw作為引擎輸出的功率數值。
小結:1hp=0.746kw 1ps=0.735kw 1hp=1.014966ps (1馬力等於多少KW的答案)
與hp計算毛馬力不同,whp和bhp則是用不同方法測得的以hp為基礎的功率單位,就是wheel horse power(車輪馬力)和brake horse power(製動馬力),whp是dyno(俗稱
跑步機,測功率用的)測出的車輪輸出功率,bhp則是引擎加上發電機,水泵等附件從engine shaft測量出來的功率數值,用bhp作單位,bhp和hp的差彆很小。
扭矩:
扭矩在物理學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於力和力臂的乘積,國際單位是牛米Nm,此外我們還可以看見kgm、lb-ft這樣的扭矩單位,由於G=mg,當g=9.8的時候,1kg=9.8N,所以1kgm=9.8Nm,而磅尺lb-ft則是英製的扭矩單位,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0.13826kgm。在人們日常表達裡,扭矩常常被稱為扭力(在物理學中這是2個不同的概念)。現在我們舉個例子:8代Civic 1.8的扭矩為173.5Nm@4300rpm,表示引擎在4300轉/分時的輸出扭矩為173.5Nm,那173.5N的力量怎麼能使1噸多的汽車跑起來呢?其實引擎發出的扭矩要經過放大(代價就是同時將轉速降低)這就要靠變速箱、終傳和輪胎了。引擎釋放出的扭矩先經過變速箱作“可調”的扭力放大(或在超比擋時縮小)再傳到終傳(尾牙)裡作進一步的放大(同時轉速進一步降低),*後通過輪胎將驅動力釋放出來。如某車的1擋齒比(齒輪的齒數比,本質就是齒輪的半徑比)是3,尾牙為4,輪胎半徑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話,*後在輪軸的扭力就變成200×3×4=2400Nm(設傳動效率為100%)在除以輪胎半徑0.3米後,輪胎與地麵摩擦的部分就有2400Nm/0.3m=8000N的驅動力,這就足以驅動汽車了。
若論及機械效率,每經過一個齒輪傳輸,都會產生一次動力損耗,手動變速箱的機械效率約在95%左右,自排變速箱較慘,約剩88%左右,而傳動軸的萬向節效率約為98%。整體而言,汽車的驅動力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扭矩在物理學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於力和力臂的乘積,國際單位是牛米Nm,此外我們還可以看見kgm、lb-ft這樣的扭矩單位,由於G=mg,當g=9.8的時候,1kg=9.8N,所以1kgm=9.8Nm,而磅尺lb-ft則是英製的扭矩單位,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0.13826kgm。在人們日常表達裡,扭矩常常被稱為扭力(在物理學中這是2個不同的概念)。現在我們舉個例子:8代Civic 1.8的扭矩為173.5Nm@4300rpm,表示引擎在4300轉/分時的輸出扭矩為173.5Nm,那173.5N的力量怎麼能使1噸多的汽車跑起來呢?其實引擎發出的扭矩要經過放大(代價就是同時將轉速降低)這就要靠變速箱、終傳和輪胎了。引擎釋放出的扭矩先經過變速箱作“可調”的扭力放大(或在超比擋時縮小)再傳到終傳(尾牙)裡作進一步的放大(同時轉速進一步降低),*後通過輪胎將驅動力釋放出來。如某車的1擋齒比(齒輪的齒數比,本質就是齒輪的半徑比)是3,尾牙為4,輪胎半徑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話,*後在輪軸的扭力就變成200×3×4=2400Nm(設傳動效率為100%)在除以輪胎半徑0.3米後,輪胎與地麵摩擦的部分就有2400Nm/0.3m=8000N的驅動力,這就足以驅動汽車了。
若論及機械效率,每經過一個齒輪傳輸,都會產生一次動力損耗,手動變速箱的機械效率約在95%左右,自排變速箱較慘,約剩88%左右,而傳動軸的萬向節效率約為98%。整體而言,汽車的驅動力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扭矩×變速箱齒比×*終齒輪比×機械效率
驅動力= ————————————————————
輪胎半徑(單位:米)
驅動力= ————————————————————
輪胎半徑(單位:米)
小結:1kgm=9.8Nm 1lb-ft=0.13826kgm 1lb-ft=1.355Nm
一般來說,在排量一定的情況下,缸徑小,行程長的汽缸較注重扭矩的發揮,轉速都不會太高,適用於需要大載荷的車輛。而缸徑大,行程短的汽缸較注重功率的輸出,轉速通常較高,適用於快跑的車輛。簡單來說:功率 正比於 扭矩×轉速
壓力:
我們知道,壓強P=壓力F/受力麵積S,壓強的國際單位是帕斯卡Pa,在汽車領域,很多人將輪胎、增壓器、管道裡的壓強慣稱為壓力(注意,在物理學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輪胎裡的氣壓人們通常用千克/平方厘米kg/cm^2表示,俗稱多少公斤,在管道和增壓器裡,通常用巴bar這個壓強單位。在中學物理的托裡拆利實驗中,我們知道一個標準大氣壓等於76mm汞柱,通過計算,一標準大氣壓=101325pa,又因為1pa=1N/1m^2,所以1Pa=0.1020408kg/m^2,而1kg/cm^2=0.98bar
我們知道,壓強P=壓力F/受力麵積S,壓強的國際單位是帕斯卡Pa,在汽車領域,很多人將輪胎、增壓器、管道裡的壓強慣稱為壓力(注意,在物理學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輪胎裡的氣壓人們通常用千克/平方厘米kg/cm^2表示,俗稱多少公斤,在管道和增壓器裡,通常用巴bar這個壓強單位。在中學物理的托裡拆利實驗中,我們知道一個標準大氣壓等於76mm汞柱,通過計算,一標準大氣壓=101325pa,又因為1pa=1N/1m^2,所以1Pa=0.1020408kg/m^2,而1kg/cm^2=0.98bar
小結:一標準大氣壓=1.0339285kg/cm^2=1.0132499bar
可見1bar、1kg/cm^2和一標準大氣壓是基本相同的
扭矩和功率有什麼關係扭矩和功率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