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情

電阻應變片貼片技巧公開

日期:2025-05-04 04:06
瀏覽次數:14905
摘要:
電阻應變片貼片技巧公開
目前市麵上流行的稱重傳感器,高壓力傳感器以及扭矩傳感器都是貼片工藝製造的也就是粘貼電阻應變片。電阻應變片貼的好壞影響傳感器的特性,不如精度,輸出信號大小等,如果粘貼的不好,傳感器也就是一個次品無法在進行下一步的工藝。因此可以說傳感器*關鍵*基本的一步就是粘貼電阻應變片。(電阻應變片的組成及工藝原理請參見我司撰寫的其他文章)。上次“扭矩傳感器技術公開”的這一文章上也大致的說了下貼片的重要性。故此,著重用一篇文章來介紹如何貼電阻應變片。下麵的介紹中我以實驗的方式向大家介紹這一工藝。如有其他問題也可以與我司人員聯係。
一、實驗目的
1.了解應變片的測量原理、結構、種類;
2.掌握應變片的粘貼技術及質量檢查與防潮方法。
二、實驗原理(應變片)
在機械工程測試技術中,廣泛應用電阻應變片,因為它能準確地測量各種力參數。對於應變片的正確選取和粘貼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應變片的性能和測量的準確性。
(一)應變片的分類
應變片可分為金屬式和半導體式兩大類:
金屬式:絲式、箔式、薄膜式;
半導體式:薄膜式、擴散式。
根據基底材料不同又可分為紙基、膠基和金屬片基等。
(二)基底材料
基底材料要滿足如下要求:機械強度高,粘貼容易,電絕緣性好,熱穩定性好,抗潮濕性能好,撓性好(能夠粘貼在曲率半徑很小的曲麵上),無滯後和蠕變。
1.膠基:是由有機聚合材料的薄片作為基底的稱為膠基應變片;(1)酚醛、環氧樹脂基底(箔式片居多),它具有良好的耐熱和防潮性能,使用溫度達成180℃,並且長時間穩定性好;(2)聚酰亞胺基底,使用溫度-260℃~400℃,絕緣性能好,因此可以做得很薄,通常為0.025mm,應變片的柔韌性好;(3)石棉、玻璃纖維增強塑料作基底,主要在高溫下使用。
(三)敏感元件材料
對敏感材料的要求:靈敏度K。在儘可能大的應變範圍內是常數;K。儘可能大;具有足夠的熱穩定性;電阻係數高且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小;在一定的電阻值要求下,電阻係數越高,電阻絲的長度越短,因此可以減小電阻應變片的尺寸。
康銅是用得*廣泛的電阻應變片敏感材料,康銅的K。值對應變的穩定性非常好,不但在彈性變形的範圍內K。保持常數,在進入塑性範圍後K。仍基本上保持常數,故測量範圍大。康銅具有足夠小的電阻溫度係數,使測量時因溫度變化而引起的誤差較小;康銅的電阻係數很大,便於做成電阻值大而尺寸小的電阻應變片。我國製造的電阻應變片絕大部分以康銅為敏感材料。除康銅外還有鎳鉻鐵合金、鎳鉻合金等
(四)應變片的主要參數
1、幾何尺寸:基長l——沿敏感柵金屬絲軸線方向上能承受應變的有效長度,基寬b——與金屬絲軸線垂直方向上敏感外側之間的距離;
2.電阻值:它是指應變片既冇有粘貼,又不受外力作用的條件下,在室溫中測量的原始電阻值。目前應變片的規格已成為標準係列化,目前我國生產的應變片名義阻值一般為120Ω,此外,還有60、80、240Ω等;
3.靈敏度 S:當應變片粘貼在試件上之後,在沿應變片軸線方向的單向載荷作用下,應變片的電阻變化率與被敏感柵覆蓋下的試件表麵上的軸向應變的比值稱為應變片的靈敏度S

4.絕緣電阻:指敏感柵與被測試件之間的絕緣電阻;
5.允許電流:當應變片接入測量電路後,敏感柵中流過一定的電流,使應變片產生溫升,一般在靜態測量中允許電流為25mA,在動態測量中允許電流為75~100mA。
 

三、實驗儀器和設備

傳感器試件       1                 數字萬用表          1

應變片           1                 惠斯頓電橋          1

電阻應變片特用膠 1                 劃線針              1

丙酮(滴瓶裝)   1                 膠帶                1

鑷子             1                 脫脂棉              若乾

小螺絲刀         1                 聚四氟乙烯薄膜      若乾

鋼板尺           1                 細砂布              若乾

高度尺           1                 應變片樣本          1

 

四、實驗內容及步驟

仔細觀察電阻應變片的樣品,區彆紙基、膠基等應變片及其結構,特彆注意應變片在粘貼時的正反麵區彆。

(一)應變片的選擇

1.根據試件大小、工作溫度和受力情況,選取合適的應變片;

2.用510倍的放大鏡選擇冇有短路、斷路、汽泡等缺陷,並且要求表麵平整、絲柵排列均勻的應變片;

3.量出所選取應變片的阻值,使阻值相近的應變片放在一起,應保證同組各應變片的阻值差不超過0.5Ω,這樣在測量時容易調整平衡。

(二)試件的表麵處理與劃線

2—1試件的打磨與定位            圖2—2粘貼應變片後的試件
1.預清洗:根據試件的表麵狀況進行預清洗,一般采用有機溶劑脫脂除漬;
2.除鏽、粗化:一般多采用砂布打磨法,除掉試件表麵的鏽漬使其露出新鮮的金屬表層,以便使膠液充分浸潤以提高粘貼強度。用細砂布沿著與所測應變軸線成方向交叉輕度打磨,使試件表麵呈細密、均勻新鮮的交叉網紋狀,這樣有利於充分傳遞應變,打磨麵要大於應變片的麵積(圖2—1);
3.劃定位基準線:根據應變片尺寸,利用鋼板尺、高度尺、劃線針或硬質鉛筆劃出確定應變片粘貼位置的定位基準線。劃線時,不要劃到應變片覆蓋範圍內(圖2—2);
4.清洗:一般采用純度較高的無水乙醇、丙酮等,用尖鑷子夾持脫脂棉球蘸少量的丙酮粗略地洗去打磨粉粒,然後用無汙染的脫脂棉球蘸丙酮仔細地從裡向外擦拭粘貼表麵,擦一次轉換一個側麵再擦,棉球四麵都用過,更換新棉球用同樣的方法擦洗,直到冇有汙物和油漬為止。應變片背麵也要輕輕擦拭乾淨,乾燥後待用。
(三)粘貼
在無灰塵的條件下,用清洗過的小螺絲刀蘸取少量KH—501(或502)膠液,在清洗好的試件粘貼表麵和應變片背麵單方向塗上薄而均勻的一層膠液(單方向塗抹,以防產生汽泡),放置少許時間,待塗膠的試件和應變片上膠液溶劑揮發還帶有粘沾性時,將應變片塗膠一麵與試件表麵貼合,並注意應變片的定位標應與試件上的定位基準線對齊。在貼好的應變片上覆蓋一層聚四氟乙烯薄膜用手指單方向輕輕按壓,將餘膠和氣泡擠出壓平。手指按壓時不要相對試件錯動,按壓3~5分鐘後,放在室溫下固化待用。
(四)接橋
1.將乾燥固化後的應變片用數字萬用表檢查有無短路、斷路現象,並測出應變片與試件之間的絕緣電阻,長期測量大於500 MW,臨時測量大於20MW。本實驗屬於短期測量,達到20MW100 MW以上即可。低於20MW將會嚴重影響到穩定性,達不到要求的應當重新貼片;
2.檢查無誤後,按圖1—3焊接成半橋或全橋;


2—3 (a)串聯半橋 (b) 半橋 (C) 全橋
3.用萬用表檢查絕緣及通路;
4.用惠斯頓電橋或數字萬用表測量兩臂(半橋:AB、BC)或兩對角(全橋:AC、
BD),檢查其阻值是否大致相等,*好不超過0.5W,否則應變儀不易調平衡。
五、密封、防潮
密封、防潮措施是為了保護粘貼後的應變片避免受到機械損壞,在使用過程中不受環境溫度變化的影響,保持良好的絕緣性能。用石臘塗料(石臘40 ~ 45%、鬆香30 ~ 35%、凡士林15%、機油少許),或其它密封塗料塗於試件表麵,起到防水、防潮、絕緣作用。
 
電阻應變片貼片技巧公開
電阻應變片貼片技巧公開
電阻應變片貼片技巧公開

京公網安備 1101120200116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