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端午節放假通知

日期:2025-05-18 06:37
瀏覽次數:3827
摘要:端午節放假通知
                                                            端午節放假通知

端午節放假通知
      此說*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
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麵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粽子投入江中。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英文為Dragon Boat Festival 、Double FifthFestival,又稱端陽節龍舟節、女兒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五、夏節、天中節、浴蘭節、屈原日、詩人節等。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農曆地支紀月,正月建,二月為,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早見於西晉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必不可[1]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樹、白芷,喝雄黃酒、係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貼符則據說是為了避邪。“炒五毒”,江蘇中部以韭菜、茭(jiāo)草(或金針菜)、木耳、銀魚、蝦米等同炒,大約是以這幾種菜象征蟾蜍蠍子、壁虎、蛇、蜈蚣等五毒都是端午的必備菜肴,現在少見。但是山東南部江蘇北部以辣椒 蔥 薑 蒜 香菜五種有刺激的東西混合一起炒也叫炒五毒,一般餐館都可以點到此菜,因為食材比較常見。
 

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從2008年起為國家
法定節假日放**假。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九月三十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紮比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

端午節放假通知

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京公網安備 11011202001165號

请您留言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

提交